皖系春天,北洋军春秋之18
发布日期:2025-04-12 14:08 点击次数:111图片
18.皖系春天
如果说段的首个搭档黎元洪是“三无”:无军队、无地盘、无势力!,只是一个可以活动的盖印机器!
那么他的第二个搭档,北洋之犬冯国璋“三有”:有军队,也有野心,更有地盘和势力。
图片
两人同属北洋系,人们本殷切期望二人“同舟共济,造福国家”。
但二人性格刚硬,观点不同,均以袁继承人自命而相争,素不融洽,时生龃龉,由朋友变为对手,发生冲突。
在讨伐张勋复辟立场上,双方是一致的!
7月1日,张勋复辟。
7月3日,段即以讨逆为旗号,在天津以南的青县马厂宣布组成讨逆军总司令部,自任讨逆军总司令。
图片
段芝贵任东路讨逆军司令
下辖第8师和第16混成旅
李长泰任第8师师长
冯玉祥任第16混成旅旅长;
曹锟任西路讨逆军司令
下辖第3师、第20师,曹锟(兼)、范国璋分任师长
陈光远任中路讨逆军司令
陈光远第12师、张永成第11师
讨逆军达5.7万余人。
此战成为一边倒的态势,4300人的辫子军张勋,战死百余人,投降三千八百人。
张勋逃入荷兰使馆,溥仪退位,被通缉,继逃到天津德租界地区。
历时12天的复辟就此结束。
图片
留在滁州、凤阳、当涂、徐州等地的辫子军,狂性大发,到处烧杀抢掠,甚至发生内讧。
为此,安徽总督倪嗣冲出面,强行收编四十营的辫子军,一律割掉辫子,取消武定军番号。
赫赫有名的辫子军从此灭亡。
这次搞定张勋的部队,都不属于皖系,师旅长大多是直隶人,基本上都是直系的军队。
段让他们出兵助战,都免不了幕后的讨价还价。
事后,段祺瑞虽以再造共和元勋自居,通过这次战事也让他感觉到:没有军权说话办事就是没有底气。
于是借助对德宣战,段就任参战督办,利用日本借款,购买大批日本军械,以编练参战。
图片
段自任参战军总司令,以徐树铮为参战处参谋长,成立参战军训练处、军官教导团和军士教导团,聘用日本军官、军士为教导团教官、助教。
同时,以洛阳为据点,从皖、鲁、豫等招募新兵3万余人,加以训练。
至次年1月,正式编成参战军3个师。
总司令徐树铮
第一师驻北京北苑,师长曲同丰;
第二师驻济南,师长马良;
第三师驻北京南苑,师长陈文运;
第一混成旅驻兖州,旅长宋邦翰;
第二混成旅驻天津,旅长宋子扬;
第三混成旅在外蒙古执行任务,旅长褚其祥;
第四混成旅驻洛阳,旅长张鼎勋。
图片
吴光新
皖系控制的部队还有两支:
一支归段祺瑞的妻弟吴光新指挥。
徐树铮曾说:“段祺瑞的事业,一半坏在吴光新身上。”
他任长江上游总司令时,统率第八师(王汝贤)、第二十师(范国璋)、第二混成旅(刘海门)、第十三混成旅(李炳之)。
1914年4月至1915年8月,他曾当了一年多第二十师师长,后被袁世凯免职,范国璋任师长后,他说话就不怎么管用了。
吴光新为了加强皖系军事力量,新编了四个混成旅,但是训练、装备很差。
PS:段祺瑞是合肥人,娶过两房太太、五房姨太太,原配夫人吴氏,安徽宿迁人,1886年19岁时嫁给了段祺瑞。
此后十几年,段祺瑞戎马生涯,全靠吴氏在他背后支撑家庭、养儿育女。
1900年,吴氏33岁时在济南去世,留下一子一女,子段宏业,女段宏淑,还有一个弟弟,此时已25岁,就是吴光新。
另一支是张敬尧的第七师。
图片
在围剿白朗起义时表现可圈可点,段祺瑞误认为他很有能力,不惜得罪曹锟、吴佩孚,把他扶上湖南督军,结果坏了大事。
这也是导致直晥大战导火索之一!毕竟湖南大部分是曹锟和吴佩孚打下来的!
1919年参战军改为边防军,徐树铮任西北筹边使兼西北边防军总司令。
辖边防军第1~第3师和4个混成旅,皖系势力进一步扩张至湘、晋及新疆、内蒙古等地。
1920年皖军增至11个陆军师和17个混成旅,分布在京、津、察、豫、鲁、苏、浙、沪、闽、川、湘、鄂等地。
图片
如安徽省长倪嗣冲
山东督军张怀芝
福建督军李厚基
陕西督军陈树藩
甘肃督军张广建
浙江督军杨善德
淞沪护军使卢永祥
第7师师长张敬尧等。
图片
随着段祺瑞重回北京,加之兵权在握,深受国会、《约法》苦头,决定毁法,发动统一战争!
为了实现皖系一统天下、独裁统治的目的,段发动了消灭异己势力的南北战争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下一篇:没有了